数年前一度红火的钢材贸易市场暴露出来的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在多个省辖市,昔日地方主要领导参与剪彩的钢贸市场人去楼空、杂草丛生,有的市场前期堆积的部分钢材已生锈腐蚀,一度风光的投资者早不见踪迹。
自“四万亿投资”启动以来,钢材作为基本投资建设主要的原材料规模扩张,配套的钢贸行业发展显得更为突出。这其中,以有形钢材交易市场为主体的供销模式,以几何速度在全国各地复制,并在实践中逐渐成为套贷工具,至当下仍是危害地方金融稳定的主要祸首之一。对此,银监系统多次下发文件提示风险。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陆岷峰已关注到钢贸市场融资所带来的问题,并赴多地进行实地调研。陆岷峰认为,钢贸市场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本身并不是危害金融市场秩序的动因。但实践中蜕变为一个畸形的融资平台,变成了银行正常信贷流向期货和房地产市场等高投机行业的渠道。
据陆岷峰分析,钢贸市场内主要有“投资者、钢贸企业和担保公司”三大主体,其正常的融资模式是:具有相当实力的钢贸企业或者其他投资者,出资拿下一块土地,然后建几排相应的门面房,弄几个比较大的仓库,成立一家有形钢材市场。之后,开始招引钢贸企业入驻,收取一定的租赁费用。很多初入钢材市场的商户没有多少自有资金,在钢材市场的指导下,花几万块钱注册一家一二百万的注资公司,之后寻找一家有实力的大公司,通过交付小额押金的形式,筹借一小部分钢材,然后将这批货物推向市场,由商户承担所有收益和利润。
销售后,大公司在钢厂结算价格基础上,每吨加收一定金额对商户结算,商户需要支付大公司利息及结算费用。在此交易过程中,商户对货物没有所有权,只有销售权。商户需收到买方全款后,向大公司支付货款,再将货物交给买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经营,市场内钢贸企业下游客户逐渐增多,销售渠道逐渐拓展。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一方面,钢贸企业需要更多资金来满足日常经营周转,同时其在银行的账户上也有一定量的交易流水。此时,钢贸企业便寻找下游客户开具销售合同,到银行申请贷款。
陆岷峰指出,随着钢贸行业的发展,钢材市场融资模式逐渐演变、异化,他们发现单纯经营钢材,获取的利润太低,逐渐将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向房地产、股票期货市场、金融公司或民间借贷等高收益行业,当这些在投资、投机领域崭露头角的钢材市场获得地产、金融股权后,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能够获取高额利润,于是渐渐抛弃原来的钢材销售这一主营业务,资金逐渐流出钢贸领域,开始体外循环。
此时,原来的钢材市场融资模式异化出钢材重复质押、空单质押、互保联保、钢材市场自有担保公司担保以及“准金融”融资平台模式,这几种模式本身都积聚着很大信用、关联风险,在不断被复制使用中,风险迅速扩散。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严重危及金融的系统性安全。比如,某钢材市场从银行获得1000万元贷款,然后投资等值地产,通过第三方评估成1200万元后抵押,二度从银行获得840万元贷款,并将360万元余值抵押给小贷公司或者通过担保公司再次从银行贷款,可再套得至少250万元贷款,即钢材市场的1000万元贷款最后出来1090万元。然而,这1090万元又可再次投资地产、金融股权。在房地产、金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这样的投资年收益很高,然而一旦行情转变,政策转向,其资金链自然断裂。 以某地级市的一个钢材市场为例,截至2012年4月, 这一钢材市场4家商业银行共融资5.4亿元。一家钢材市场,多家银行对其授信,就形成了多头贷款。而且,各家银行的担保条件几乎一致,均被钢材市场牢牢绑架,难以从容退出,一旦出现问题,区域内银行系统必将震荡,系统性风险难以化解。